暑写记忆实践故事

    暑写记忆实践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暑写记忆实践故事 -> 正文

    叶的脉络

    来源: 时间:2021年09月22日 00:00 作者: 点击:

    离开一辈子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从小到大,他一直是那个地方的目击者。——《尤利西斯》


      这是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有别于大部分同学的工作,我选择了调研咸宁市特色文化这个项目。咸宁市是我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文化,在我看来是至关重要的。


      七月的天气是在燥热难安,时不时的雨水更是加速了我的烦躁。起初我实在是不大清楚应该从何下手,谈起文化,我似乎只知道一些比较著名的景区。后来我只好向家中长辈寻求援助和建议,果不其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爷爷很是详细地为我介绍了家乡的历史……宋真宗景德四年,“永安”易名“咸宁”,取自《易》中“万国咸宁”,此后的一千年里,咸宁没有再改变过名字。从汉朝皇族后代群居地“刘家桥”到三国周瑜后人群居址“周家大屋”,到战争时期的北伐贺胜桥、汀泗桥遗址,再到文化大革命文化部“向阳湖五七干校”……需要我探究的方向太广太大。


      一番思量之后,我决定分块入手,将特色文化分为饮食、旅游、革命和民风民俗四个板块。饮食方面无非是当地的一些特色美食,例如和菜面、藕夹、桂花糕、苕粉陀、赤壁鱼糕、贺胜鸡汤等等;而在旅游文化的调查中我则通过了大数据筛找并前往实地考察、拍照,了解当地民俗;至于革命文化,也只好前往一些革命旧址,从坑坑洼洼的建筑物中捕捉丝丝缕缕历史的痕迹;民风民俗是我最为感兴趣的部分,作为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这里有通山山歌,有通城拍打,有赤壁脚盆鼓,有代表着商周青铜文化的“铜鼓”,还有全国独有的“呜嘟”和“高筒提琴”……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最先前往的“向阳湖名人遗址”,废弃的牛棚旁是蛛丝缠绕的黄土红砖,房前的沙窝里有凌乱的禽类羽毛,透过这些前人所遗留的痕迹,我仿佛看到了1969年年迈的冰心和病重的郭小川乘坐着火车一同被下放到此处劳改的情景。从来只管手上一杆笔的作家们被突如其来地下乡劳改,生病便成了家常便饭。郭小川在致女儿家书中写道:“昨天,我第一次下水田劳动,在水里滚了一天。今天休息,浑身酸痛,头部发烧。”


      我原以为,这样饱受苦难的文人们会对祖国或多或少地抱怨些吧,可是没有。“旧社会”过来的高知王世襄,下放之前,在国家文物局工作。在“向阳湖”,他插秧、种菜,放养家禽家畜,什么活都干。逆境中他“受而无怨”,“日斜归牧且从容,缓步长堤任好风,我学村童君莫笑,倒骑牛背剥莲蓬。”放牛好像归隐田园般美好。


      但不可否认,文化大革命是上个世纪中国的一场大悲剧,它如同两千多年前的“焚书坑儒”般,对中国的文化发展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滞缓。即使在结束以后,大部分文人也都不敢产生怨怼。


      当然,我没有歌颂功德,也没有控诉申讨的权利,只是想平淡的讲述一个发生在这里的历史。


      历史的痕迹爬满了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砖瓦,家乡的文化广而驳杂,在我出生且成长的这片土地上,数不清的故事在泥土里发酵,或被挖掘或被掩埋。文化是一块地方的根,是一片叶子的经络,了解过一方文化的人,会更加的眷念这份土地。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朱玛娜